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分享优秀课堂教学及参赛经验,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1月27日下午,教学督导室分别邀请人文学院刘恋、李艳华老师和数学学院陈静、郭志荣老师为各学院教师代表开设校级公开示范课、教学能力大赛获奖项目展示暨“课堂革命”优质课堂观摩活动。
面对大一新生,刘恋老师选择《大学语文》中《扬州地域文化》专题开讲。“内容为王”的主题教学加强了学生对学校的亲近和扬州地域文化的认同,激发“新扬州人”对扬州地域文化资源的兴趣和热爱,构建了“有温度”的课堂;“情思互动”的协同教学,将扬州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博大精深精彩呈现,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感受到“扬州是个好地方”,构建了“有广度”的课堂;“文化浸润”的整体教学,既能从历史文化角度增加课堂的知识性、人文性和价值性引导,又能积聚学生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和能力,构建了“有深度”的课堂。
获得2024年江苏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的陈静老师从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特色与创新点、反思改进措施五方面阐述了《工程数学》——概率及其应用单元的教学实施报告。数专融合的教学理念、“双融合双延展”的教学内容重构,“数字画像技术”研判学情特征,“情境可入思维可视”的教学策略,“寻美用心达技”的课程思政主线,“数学模型”驱动的评价系统……创新、严谨的内容和清晰准确的表达充分展示教学团队的教学特色和亮点。
郭志荣老师选择《贝叶斯公式》作为无生教学展示内容,基于精准的学情分析,以专业情境——电车自燃事故为切入点,抓住关键问题——寻找导致事故的元凶;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思维可视”,把抽象的、有距离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认知实际的知识点;巧妙利用PPT动态演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获得直观体验,将抽象复杂的思维过程简化,让学生在思考、领悟、创新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李艳华老师面向本学期参加“课堂革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试点项目”来自体育与电汽学院的老师们开设了优质课堂观摩活动。教学内容选自《古代汉语》中《六书中的诗性思维》,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教师案例举证与学生案例印证和教师设疑引学与学生辨疑解惑相结合的三线并进安排,将兴趣点、困惑点与学习点有效对接,在向学生展示汉字母语音形义相融通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的同时,助力学生体验和感悟中国文字独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趣、文化气象,在对比文字、分享内涵与比较异同中,围绕“溯源”“唤醒”“传承”,帮助学生开阔认知视野、提升思维品质、领略文字魅力,建构汉字理解与运用的认知体系,筑牢汉字理解与运用的文化根基。
通过这些优质示范课,几位教师将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深厚的知识储备传递给广大青年教师,激发了大家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创新的动力。